演讲 / 唐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党委书记
来源:J9九游会e洞察(ID:chnstonewx)
根据2021(第17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暨中国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与新就业论坛唐鐄《复盘:寻找武汉保卫战的转折点——关键岗位重要干部关键作用》主题演讲整理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个时间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复盘:寻找武汉保卫战的转折点——关键岗位重要干部关键作用》。
记得去年在我们与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人才发展论坛上,我说“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因为管理其实就是让别人干自己想干的事情。“领导”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重复性对标,二是交叉性复盘。会后很多人问我如何进行重复对标,如何进行交叉复盘。今天我就武汉保卫战这个案例,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01
换人是武汉保卫战的转折点!
今年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防疫抗疫,就是武汉保卫战。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个事件,2月份我国单日新冠确诊数据达到最高,也是最恐怖、最惊慌的时候,到 6月份疫情就基本控制下来,现在是一些零星的境外输入。
再来看一下美国。美国的数据一直高位振荡,现在依然在创新高。其他一些国家,陆陆续续在3月下旬,4月份,5月份基本都控制住了,只是欧洲最近非常严峻。
如果我们把武汉保卫战分为五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到1月19日;第二个阶段到2月20日;第三个阶段到3月17日;第四个阶段到4月28日;第五个阶段到4月29日以后,疫情初步得到控制,病例数逐渐下降到个位数。目前我们是基本控制住的状态,要防范的主要是境外输入。
针对武汉的防疫抗疫,新华社在2020年4月6日发过一个通稿,梳理了整个事件的重要节点。1月初吹哨人出现,1月19日晚上钟南山第一次在电视上说病毒人传人,1月23日武汉封城,24日各省把新冠病毒作为一级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响应,全国医护人员紧急支援武汉,武汉方舱医院建成启用,美国开始对我们实行一系列的封锁等等。总之,节点事件太多了,都没法一一罗列。那么,我要问大家:武汉保卫战的转折点到底在哪里?
我认为武汉保卫战的关键转折点是2月13日的换人,也就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武汉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任命应勇同志当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同志当武汉市市委书记。
在我看来,这个换人的性质类似于长征中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长征的转折点,主要也就是换人!
02
临阵换将 兵家大忌?
换人很容易,如果换完人成功了好说,如果没成功,责任谁付?
由于武汉保卫战打的是与新冠病毒的遭遇战,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毒,我们只能把它当SARS对待。
正是因为是遭遇战,当时的武汉领导团队应对并不完美,防范有点失范。同时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引导和监控也跟不上,个别时间和环节出现恐慌、混乱、错配的情况,甚至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该不该换人,当然该。但是,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尤其仗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因此,如何换人,换什么样的人,这对我们的治国理政能力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03
换人成功是运气还是科学?
2月13日换完人,在摸排调研的基础上,应勇同志2月15日晚上主持了召开了第一次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要求三天之内重新把武汉900多万人重新拉网筛查一遍,一定做到应隔尽隔,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如何做到做好呢?那就是筛查,小区全封闭,公共区域全管控。
武汉的实际操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在武汉实现24小时全封闭,滚动式、拉网式筛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一个小区只有一个出口,住户无特殊情况不出去,每三天派一个人出去购买生活用品等等。这一系列的管控措施直接就产生了显著效果,这是在科学的工作分析、任务研究后作出的针对性的工作部署。
大家仔细回忆一下这个过程,2月份,在武汉封城最紧张的时候,我每天晚上半夜都要起来看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追踪疫情数据的变化情况,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之中。在拉网排查专班会开完,武汉三天之内摸排完毕,到2月19日,我基本上就不再半夜起来追踪疫情数据啦,恐慌情绪散去,心也放回肚子去了。
3月12日武汉确诊病例数降到了个位数,我知道换人成功,武汉保住了。
04
武汉保卫战胜利的前提是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任务研究
2月15日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应勇同志提出救治和阻隔是武汉保卫战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环节。
1911年管理学开山鼻祖泰勒出版了一本书叫《科学管理原理》,这就是强调要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对症下药,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武汉保卫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工作研究,任务研究,才能对症下药,应对有据。
这次的事件是突发性公共卫生管理事件,是瘟疫,首先考验的是我们能不能“阻隔”,考验的是我们公共治理的的领导力。这是第一层次的东西,这也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们再来看看医疗技术和各种疫苗,特效药在防疫抗疫中到底居于哪个位置?比如美国也搞方舱医院,美国的医疗技术,呼吸机,医疗服务都非常好,起初美国确诊患者的死亡率是5.1%,我们是5.6%。美国的医疗技术比我们好,死亡率比我们低,医护条件比我们好,但是美国为什么没有控制住疫情呢?这怎么解释?
显然,做了工作分析、任务研究以后,我们就知道这次新冠疫情真不是治病救人这么简单,它本质上是一个公共卫生管理事件,考验的是各个国家、各级政府治国理政的能力,这方面我们明显比美国强。
05
武汉保卫战的胜利是我党科学的人才管理的胜利
衡量一个组织财务绩效好坏有一个净资产回报率(ROE)指标,用杜邦分析法可以分解成三个维度,即筹资绩效,投资绩效和经营绩效。衡量一个组织管理绩效好坏有一个人效比(ROP)指标,按我的逻辑也可以分解成三个维度,即组织优化绩效,人员甄选绩效和人岗匹配绩效。
武汉保卫战最关键的岗位是湖北省委书记这个岗位。关键岗位确定以后,如何进行人岗匹配呢?这就需要进行人员甄选,建立人才库和后备干部库。人才甄选就是要盘点哪些人能干哪些事情,哪些人有哪方面的特长,主政干部心里应该清楚,到了点兵点将的时候才能实现科学选人,人岗匹配。
当时湖北省的负责人是蒋超良同志,他的工作能力也非常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时也有救火队队长的称号。但我们来看一下蒋超良同志的履历,他是金融系统出身,有三十多年在银行系统工作和管理的经验,他也曾对武汉的发展做出过出巨大贡献。但是他的这一系列工作能力,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管理事件的时候就显得不太匹配。
我们再看一下应勇同志的履历,他从派出所办事员、所长干起,一直在政法、公安系统干了三十多年。公安擅长什么?拉网式的筛查,摸排,隔离。中组部为什么没有派一个教育部部长去武汉当省委书记,或者把发改委主任调到武汉当省委书记,行政级别都是一样的。仔细琢磨一下,这就是人才管理的问题。科学的人才管理实际上是在对关键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和任务研究基础上的人岗匹配。
通过武汉保卫战可以看出,科学换人带来了组织绩效大爆发和防疫抗疫任务的胜利完成。
武汉保卫战的成功就是一个科学选人用人的很好例子,武汉保卫战佐证了我们劳动人事学院这个学科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北京市委组织部的高瞻远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与我们合作举办中国人才发展高峰论坛的价值和意义。
06
人才的判定和选拔一定要以业务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
最后,我再次强调人才的判定和选拔一定要以业务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坚决反对人才帽子的异化。2017年我给国资委做了一个项目,调研十大军工企业在进行科研院所转制过程中,科技要素在薪酬激励中的作用。在调研完军工企业、央企以后,我跟国资委说我们一定要去调研一下非公经济中的高科技企业,后来联系到百度去调研。在与百度的薪酬专员沟通时,我们问“千人计划”在百度的薪酬设计中居于什么地位,百度是如何考虑各种人才帽子的?别人一听傻眼了,说我们的报酬方案从来不考虑“千人计划”这些人才称号、人才帽子和人才头衔,我们的薪酬支付是基于工作岗位,职级来考虑的,根据员工在岗位上的贡献和绩效,人员能上能下。所以如果人才帽子满天飞,最后只会造成一种虚华的人才浮夸,我们需要的人才是一定要实实在在能为组织做贡献。
谢谢大家!
(文章整理 / 编辑 薛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