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501208501(马老师),400-007-9000
取消
彻底的国际化与扎根乡镇市场——新常态下加快实施四大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0-11-03 10:55  文章来源:J9九游会   作者:苗兆光   点击:次
苗兆光:北京J9九游会双子星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联席CEO,训战结合咨询专家
 
企业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多年以来的话题就是“变和不变”。有人在关注“变”,也有很多人关注“不变”。比如亚马逊的贝索斯,大家经常问他,到底什么在发生变化?而他总是说,其实我关心的是不变化,企业要把资源配置到不变的事情上来。
从现象上看,现在企业的经营环境确实发生了变化。在这次疫情期间,即便是表现良好的公司,老业务也在大幅度下滑,所以不得不推出一些新业务。
那么,哪些因素是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变化?
第一个是政治上的,是国际环境的变化。中美脱钩正在成为现实,但是脱钩到什么程度,目前还看不清楚。政治的博弈很复杂,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原来全球一体化的环境,现在正在发生改变。第二个是疫情常态化带来的不确定。虽然疫情基本可控,但何时全面结束目前还不能预测,疫情不仅影响到一些行业,也带来了物理上的不通畅:国际往来大幅减少,国内也有检测、隔离等要求,一旦某个区域暴发疫情,这个区域就成为孤岛。
企业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我认为,企业应该立足于四个方面。
 
国际化新策略:用“殖民地”模式代替“远征军”模式,彻底地国际化
首先要明确,对企业经营环境起到重大影响的是海外布局的国际化策略。未来,海外市场应该怎样布局?我们的看法是:不是不国际化了,而是要走向另一种意义上的国际化。要由“远征军”模式变为“殖民地”模式。古代战争是什么模式?是派军队去远征。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是靠攻城略地来征服弱小民族的,但是他们打完了就走,无法实现大范围的持久统治。现在呢?企业要派人驻扎在当地,要“殖民”过去,在当地开展生产、生活。远征军模式是很难持久的,就像蒙古铁骑,那么强悍,最后还要回到蒙古;殖民地模式则影响深远,如英国,当年不仅输出产品,还输出技术、文化、资本、模式,到达的每个地方都影响至深,与英国断都断不开,至今全球还有53个独立国家隶属英联邦。
历史上与目前国际环境相类似的是“二战”期间。“二战”期间国际上存在两大阵营,两大阵营之间是对立的,但企业家们从来没有停止他们的生意。德国、意大利、日本都在跟美国打仗,但不影响福特、IBM、可口可乐这些企业的全球化脚步。
那时候的全球化是怎么做的?这里有一个案例:默克公司最早是德国的企业,但是在美国也有市场。“二战”一开始,两国对立,默克的美国公司就与总部失去了联系。久而久之,默克的美国分公司不得不独立出来作为美国默克公司,彻底本土化。而这是当时企业普遍采取的策略。所以,后来世界上就有了两个默克。
再比如,不论政治风云怎么变幻,IBM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跟当时的纳粹国做生意。这种政治上的隔离对企业家来讲,很有可能意味着,企业得往国际市场上派出一些能够独立作战的经营体。
在这次全球疫情当中,国际环境也不稳定,那些海外业务仍然做得很好的企业,都是因为在美国有全资子公司。当美国限制中国企业的时候,如果相关企业在那边有实体,相对来说,受到的冲击就会比较小。再比如,印度在抵制中国企业,那么如果企业在东南亚有注册的,业务可能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我想说明的是什么呢?如果以前我们并不是彻底地国际化,那现在就要彻底国际化、要全资源的国际化。不仅是资本的国际化,生产、制造、研发也都要国际化,比如企业的制造业务都迁移到政治壁垒之外的地方去,那这个壁垒可能就被弱化了。我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在近期必须要走的路。不然,企业就会非常痛苦,甚至没法活下去。
 
技术新策略:加大研发投入,务必补齐技术短板
无论中美关系往后怎么发展,相互限制的局面短期间不会扭转。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中国企业在跟西方企业对垒的时候,彼此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总体而言,西方公司长于技术,中国企业长于制造和市场。如果出现脱钩的情况,中国企业会缺少技术支持,西方企业也失去了制造的支持。但对中国企业来说,不趁着现在突破技术这一关,以后恐怕就更难了。因此,中国所有的公司都应把自己改造成技术型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加速完成传统行业的技术化改造。
为什么我们各个行业在学习西方企业的过程中,有些学得很快,有些却一直迈不过那个坎?就是因为技术上不能突破。比如西式快餐的发展,麦当劳为什么能依靠小小的汉堡做成巨无霸企业?其背后是技术的支撑——他们能够把供应链优势发挥到极致,从前端的现场加工到后端的研发、销售,整个过程在保证食品健康和口味的基础上,还能大规模生产。反观我们,包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但是站在现代企业的角度来看,其加工、技术、供应链都无法保证整个过程的完整性和食品安全性,所以中式快餐难以成就世界级品牌。
在这一轮可能是长期的国际政治博弈当中,中国所有的企业其实别无选择,只能在技术上投入,在技术上做文章、做改造,下决心突破技术这一关。
 
市场新策略:资本和知识下沉,寻找结构调整中的新机会
未来,中低速增长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种常态,这与国际环境关系不大,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中低速增长意味着企业要到结构性增长中寻找机会,而不是机会遍地只追求规模增长就可以。机构性机会在哪里呢,比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的机会,比如人口结构变化中的机会,还比如市场结构调整中的机会等,都有机会点。
我们一直说中国市场是多元的,消费升级中还有很多商机,但过往大家普遍瞄准中高端市场的消费升级,而忽略了一个人口基数更为庞大、消费升级空间更为广阔的市场——四级城市和城镇、农村市场。拼多多的成功为中国人提了个醒,月收入2000元以内的人口几乎占到中国总人口的一半,这一庞大群体的消费需求和需求升级应该被认真对待,在这个市场还存在着大量的机会。就像曾经我们以为电商已经没有机会了,市场已经被瓜分完,但是拼多多却杀了出来,成了市值最高的一匹黑马。所以,市场结构调整这里面的机会,我认为是值得被关注的,现在中国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完全可以让中低端消费群体获得体面的、有质量的、便捷的消费体验,就看谁能真正重视这一群体的需求,并找到商机。
虽然现在我们的贫富差距并没有两极分化那么强烈,但不得不承认,社会出现分层的现象:知识、资本、资源都偏好向城市这一端流动,使得有知识、有资源的人生活在“这里”,互相以对方对中心,力求满足彼此不断上升的追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却得不到关注,成为被遗忘的城镇和乡村。
疫情带来的变化,实际上是把这种结构性的机会突显出来。拥有知识、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和知识群体,应发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那个大有可为的市场。当年国共两党对垒,国民党就是沉浸在富裕阶层之中,忽视了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企业要重视还在沉睡的四级、五级市场,用资本、知识的投入,把企业的业务拓展到这些市场中去,我认为这是国内市场目前最需要关注的结构性机会。
我这几年渐渐有这种感觉:未来中国的大企业可能不会产生在中心城市,而是像美国的七八十年代一样,都产生在小镇上,中国的小镇还有无限机会,现在的问题是,知识群体愿不愿意到小镇上去开创。
 
业务新策略:关注“毛细血管”层面的变化
前面说的是比较宏观的商业策略,关注宏观商业环境的变化。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决定成败的,往往是微观层面的变化,“毛细血管”层面的。我觉得企业最迫切要做的是怎么把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用于“毛细血管”的畅通上面,解决微观环境变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因为真正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是“毛细血管”。
以一家连锁包子铺为例,以前开店明确知道在哪儿开,顾客的路线图是从小区往地铁、公交或工厂去的路上,只要在这条路上开店,有人流的保证,生意就会不错,就能赚钱。但现在它的麻烦在哪里?比如小区以前开三个门,人流是这么走的,但现在开一个门了,人的流向变了,怎么开店?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意味着整个开店策略要发生变化,如果开的店现在是对准一个门的,未来另外两个门重新打开的时候,人流就分散了,生意就会受影响。
所以我的主张是:微观结构的变化,“毛细血管”里的血液是怎样的流向,对商业的影响更为重要。还是以包子铺为例,微观环境的变化就要求开店策略要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原来是在店里等待顾客,那现在能不能是门店+地摊的模式呢?
再比如,以前是连锁形式,店越多越好,都是小店铺,成本也小。那现在有了外卖平台,能不能以一个中心门店为主,扩大辐射范围?    
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中的,非常具体的应对措施可能要根据对微观环境的充分考察后得出,但有一条经营原则要抓住:降低固定成本、提高机动性。
疫情防控常态化其实给企业生态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比如,由于区域疫情防控,事实上使得市场在空间上被切割了,人、资源都不能像过去那样快速、无碍地移动,这个时候,你的商业怎么组织?在人到不了的地方,生意怎么到达?市场被切割、组织被切割后,怎么协同?等等。
着眼于解决这些很具体的问题,才能使数字化、智能化具有现实意义。也就是说,只有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用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0973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9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90cloud.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90cloud.com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J9九游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