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501208501(马老师),400-007-9000
取消
一个非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未来,7大“红利空间”
发布时间:2020-09-08 14:34  文章来源:J9九游会   作者:夏惊鸣   点击:次


 

坦率讲,我不懂经济学,但是我看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文章之后,我就有信心讲经济了。

 

一、经济发展的本质:增长与幸福

昨天开会我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夏本质”,无论思考什么问题,喜欢追求本质逻辑,如果我们把本质的东西想清楚了,不确定性的东西就变成确定了。今天,施炜老师讲,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更要寻求的是本质。

 

那么,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和管理学是一样的,一切管理都是围绕“增长”,经济发展不就是“增长”吗。只不过企业管理回答的是企业增长问题,就如我曾讲战略主要是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增长点在哪里”,这是行业选择;二是“如何实现增长”,这是商业模式问题,最核心的是回答定位与策略;三是“如何分解增长的责任”,这是战略管理,战略解码、战略绩效评估等等。

 

经济的问题也是增长的问题。经济在发展,是因为有很多增长点。前几年,经济持续高涨,是有很多增长点,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进入WTO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制造大国的低成本优势刺激出口……这都是增长点。为什么现在经济出现问题了?因为过去那些增长点出问题了,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现在过剩了;房地产投资,变态了,投也不是,不投也不是。因为增长点出现了问题,所以经济出现了问题。

 

当然,对待经济发展暂时出现的问题也不用焦虑,长期来讲,尽管过程会有曲折,未来20年、50年、500年,一定是增长的。包括机器人上来,也不用焦虑,有机器人多好。我们咨询师失业了有什么呢?如果未来我们的工作真的被机器人代替了,这不是焦虑而是幸福,我们整天吃喝玩乐就可以了,机器人替我们工作。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是增长,而是幸福。

 

二、增长——业务组合/产业组合

对应管理学来讲,有业务组合理论,那么类比到经济学,不知是否有产业组合理论。业务组合或产业组合,其实是增长组合或增长结构。我们知道,在管理学业务组合一般分为“核心业务、成长业务、未来业务”,核心业务是现在吃饭的业务,有规模,现金流稳定,成长业务是快速增长的业务,在核心业务要衰退时,成长业务可以成为吃饭的业务了;未来业务是看起来很有前途,但目前还在试错,有待突破,一旦突破,可以成为成长业务。在核心业务衰退,成长业务变成了核心业务,未来业务有试错成功的就变成了成长业务,同时又要找新的未来方向,如此一来,周而复始,就能实现持续的增长。

 

如果用管理学的业务组合理论类比经济的产业组合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持续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比如过去,我们做做鞋子、服装,搞搞饮料、食品,再来点电视、汽车等等;后来,搞搞公路、电力、基础设施,搞搞装备,重化工;再往后,高端装备,通信设备、手机,光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等,这也是产业组合。

 

如果我们没有产业组合思维,迅猛发展的时候,光顾着高兴,一不小心过剩,但“成长产业”没有匹配成长,“未来产业”也不知在哪里,那么整个经济发展就出现了“变态性结构畸形”。所以,经济的失衡是“核心产业、成长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组合失衡。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三、未来经济会怎样——想清楚有哪些增长点

很显然,我们现在是失衡的,那么,我们中国未来经济到底会怎么样呢?很简单,我们只要想清楚我们的增长点有哪些就行了。这些增长点,就可能构成了我们的“成长产业”或新的“核心产业”。

 

未来有哪些增长点?我总结了七个红利: 

 

1.人口红利(市场红利与人才红利)

 

前些时候,很多经济学家说中国的人口红利没了。但我认为,中国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而且是更高级别的人口红利。以前是卖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是指低人工成本。现在不对了,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最稳定且还在持续上升的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是人构成的,这是第一个红利。

 

我记得彭老师讲过一个段子,他说以前他和包老师两个人去美国老是呆不住,在别墅外面有一个湖泊,他们把乌龟钓上来又放下去,很寂寞,所以,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是好脏好乱好快活。这个段子就是说明中国极具活力。我们和很多企业合作的时候,发现这些企业的人才已经开始国际化了。比如,盾安集团,有几十个日本的专家;协鑫集团,来来往往有很多国外的人才。为什么人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是因为中国好脏好乱好快活,有活力,来了有事干,不寂寞。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有了这一点,我们会牵引很多人才、技术、资源等。

 

第二个人口红利是人才红利。华为系、阿里系、百度系、跨国公司、科研院所、国外留学人员、国外华裔等,一大堆人出来创业或回来创业,这是人才红利。

 

所以我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而且是更高质量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尽管不是一个明确增长空间,但是有了“市场”和“人才”,会牵引出许多机会,是“红利基础”!

 

2.新技术周期红利

 

这个相当重要。我们现在谈的所有新技术其实早就有了,比如,新能源汽车,绝对不是这几年搞的;VR搞了几十年;人工智能也搞了几十年。但是为什么最近都那么躁动、火热呢?原先这些技术还没有到真正能够市场化、产业化的临界点,但是现在,大家看到了产业化的可能,临界点来了!

 

这些新技术产业化的临界点来了之后,就会带动很多产业进行重构,或产生很多新的产业,蕴藏着无穷的机会。比如说,电池技术突破之后,几百万亿的汽车市场要重新洗牌;比如说,VR技术突破之后,你们家的电视机得重新买,甚至连电视机都不要了;再比如说,5G来了之后,我们周边都会是屏幕,美国大片中,手一划马上前面出现一个屏幕是有可能实现的,以后大家不用来参加年会了,我就站在这儿讲,你们坐在家里就行了,但下面都是全息投影,你们活灵活现地就坐在下面,晚上要吃饭了,赶紧过来,坐着无人驾驶的车……这些技术过去几十年都有,但是过去为什么不热?是因为这些技术真正要实现产品化还没到时候。但是我们从现在社会的狂躁当中、躁动当中,能够感受到新技术周期的临界点要来了。新技术周期的临界点来了之后,整个产业社会会出现非常大的机遇,大家想想,这是多大、多多的增长点啊。

 

我有一个客户,原来是做手机锂电池的,问我是否要做新能源动力电池,我想都没想就告诉他:一定要做!为什么一定要做?因为这个公司和汽车没有“连接”,也就是没有进入到汽车朋友圈里,先要买一个票进去,在产业里蹲着。但是我告诉他,要注意节奏。但另一个做汽车电子的,问我要不要做新能源动力电池,我也是想也没想就告诉他:暂时不要做!因为他和汽车产业有了连接,这个企业本身就保守,等锂电池技术突破后再做也不迟,因为那时候会供不应求,同时,由于新技术存在迭代风险,“先做的产能”极有可能成为“落后的产能”

 

像这种新技术行业,一定要注意技术迭代风险,这在光伏产业已经出现了。假如说现在投一条生产线出来,成本是5000元一块电池,等你刚刚要卖的时候,结果别人开发除了更先进的技术、装备或工艺,投资可能更少,关键是产量会更高,质量会更好,成本反而是你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你前面的投资全部变成负担,被人家干掉了。所以对这种新技术行业,一个最大的风险是技术迭代风险,光伏行业已经出现过了,未来新能源产业、VR产业也一定会出现。

 

就新技术周期红利而言,我们确实是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的时代! 

 

3.升级红利

 

升级红利显而易见,我们能够把香港的奶粉买到限购,我们能够让全球人民欢迎中国客,这个需求是切实存在的,而且是巨大的。我们的消费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升级会带来很多机会。同时,我们的消费结构升级,也会带来许多新的产业蓬勃发展,比如体育、文化、旅游、娱乐等。还有,我们的材料、装备、其他工业品等有很多需要“进口替代”。我们的企业和十年之前相比,也完全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很脆弱,夹缝中生存,技术、品牌、人才都在积累中,稍不留神就死了。但是现在,我们的企业实力也出来了,尽管在全球产业链当中还没有占据高端,但是我们的身体强壮了。进口替代对中国企业来讲就是一个大战略,不用想,就是进口替代、升级,甚至在替代中超越。

 

我们接触的很多中国传统企业已经做得相当牛,也在布局未来,也在抢占全球产业链高端,这一定是个趋势。如果说我们不往前走,只有死路一条。我们现在搞“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有一个好处——把过剩产能输出,同时会带来一个坏处——让国外的投资环境变好,国外投资环境一变好之后,所有低端制造就转移出去了。低端制造的优势没有,高端又没上去,就是死路一条。但这种危机可能又是一件好事,逼着传统制造业、传统产业要往前走,往上走,尤其是房地产没有炒作价值之后。

 

4.产业结构红利

 

在美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中,农业应该是1%点多,不到2%,工业大概20%左右,服务业要占到近80%。我们的结构,大概农业有10%多,工业大概有50%左右,服务业40%多,而且我们服务业从业人口大概在30%多。如果我们要发展到美国这个地步,服务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简单想想,现在城镇化后,至少便利店要增加,理发、洗衣服的也增加,送水的也增加,扫马路的也增加……所以,我们的服务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和工业、高科技行业不一样,服务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很少有技术壁垒。搞一个连锁餐饮、连锁商业、旅游、酒店、体育等,不用怕国外的技术封锁,甚至要用到高科技产品的金融业、物流业等,我们做的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或地区。我们的工业为什么搞不过德国、日本?因为积累多年的“KNOWHOW”在里面,我们搞不清楚;高科技行业我们超越为什么较难,比如高端芯片几乎在美国,这种底层技术我们还不行。但服务业呢?服务业形成高科技壁垒的较少(尽管会用到高科技产品,尽管也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多的是创新商业模式,只要认真坚持、必达目标,把它做好就可以了,而且,服务业需要本地化的力量,服务业从业人员还多。 

 

服务业还有那么大比例的上升空间,而且还很少有技术壁垒,本地化更有优势,这个市场基本上是我们自己的。

 

5.全球化红利

 

我读过一本叫做《美国世纪》的书,从中,我总结出美国的发展基本是四个红利期:一个是土地红利,一去北美洲,广袤的大地,没有人,种棉花都能发财。二是战争红利,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中立国,二战也是后期参战,别人买它的武器,两次世界大战不仅让它发了财,也让美国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了,并且得到升级。三是全球化红利,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在全球进行布局,振兴欧洲、扶持日本,美国的企业也就带出去了,这一个阶段,是美国企业全球化的高峰期。四是创新红利、知识红利,美国以其国家地位、文化、机制优势,吸引全球人才,并鼓励创新,美国毫无疑问成为全球创新、技术的领头羊。

 

我们现在到了全球化红利和创新红利的混杂时期,全球化对于我们来讲,一定是红利,全球那么多地方都很落后,落后就是空间,增长、幸福也必然是所有国家的诉求,尽管有些国家政治压抑着这种诉求。因此,中国企业要重视“一带一路”,不要把“一带一路”看作是蹭便宜的机会,或仅仅看作是过剩产能消化剂,更要把它看作是世界级中国企业的催化剂。中国的大型企业一定要有世界级的志向、全球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思维,那么乘“一带一路”之势,一定会带出更多具有世界级竞争力、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 

 

当然,全球化红利摆在我们面前的陷阱也比较多,挑战也更多,但中国企业必须迈出这一步,我们不仅仅是做国际贸易,也不仅仅是海外销售、海外投资,更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全球化企业。

 

6. 文化红利

 

我们过去比较盛行崇洋媚外,因为人家比我们强,人家的狗屎也是宝贝。如果我们再往后发展,尽管人均产率还不是很高,但是总量很大,我们不对称的竞争力还在,国家地位在不断提高,这个提高之后,我们5000年的文明就是个宝藏,我们的祖先5000年给我们留的那么多东西,掏之不尽,取之不竭。比如,中药是个宝藏,中药本来就是生物工程,如果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就不得了。另外一个,很可惜我们的城墙都拆了,如果城墙不拆,我们也不用做咨询了,城门口站着收票就行了,肯定比咨询费收入好。

 

未来我们的文化红利一定是有的。

 

7.劳动力结构红利

 

经济要发展,一方面,产业上要有增长点;另一方面,所有的人要创造价值。如果说都不创造价值,哪来的增长?除非共产主义社会已经实现了,工作都是机器人来做。好,现在我们把所有的公民去捋一捋,只要所有人都在创造价值,都在很高效地创造价值,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经济不增长。我讲的劳动力结构是这个意思。比如,企业家肯定在创造价值,老师肯定在创造价值,咨询师也在创造价值,等等。

 

但我国有一类人的价值创造能力是比较差的,还有一类人是浪费价值创造能力。

 

一类是农民。既没有什么技能也没有资本,在家种种田、种种地,农忙的时候很忙,平时打麻将斗地主。农民创造价值的能力比较差,如果农民有了创造价值能力的话,这不又是增长吗?这可是有四五亿人。现在有政策了,农村土地的确权与流转,这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是赋予了农民创造价值的能力,虽然没有什么技能,但是有资产了。有宅基地、有土地,把宅基地、土地拿出来流转,比如搞休闲旅游、民宿,土地作为一个权利,可以集中化、可以去参股等。土地政策实际上赋予了农民创造价值的能力,有了这个资产之后再去和其他的能力嫁接,甚至根本就不用嫁接,自己都可以搞,所以,我们鼓励乡村旅游,现在还有乡村大振兴等。从劳动力结构来讲,激发出这么一个巨大的人群创造价值的能力,那是多大的一个增长空间。

 

还有一类人不是创造价值的能力差,而是创造价值能力应该很强,是一群聪明人、精英,但他们不在产业部门,而是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人员也是创造价值的,但结构臃肿,人浮于事,那就是浪费了。可以这么讲,由于我们政府机构的臃肿,相当一部分人浪费了价值创造能力。

 

新技术周期红利、升级红利、产业结构红利、全球化红利、文化红利、劳动力结构红利”,这些都是明确的增长空间,是名副其实的“红利空间”。

 

四、未来的增长方式——从1998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性质来看未来增长方式

为什么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经济马上就能起来?现在折腾了这么久,还在L型底部折腾。实际上,1998年和这一次金融危机有质的不同。

 

第一,加法与减法。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最主要的是做加法,我们什么都缺,缺房子就造房子、缺公路就投资修公路,缺电力就建设电力,缺工厂就投工厂。我记得1998年危机后,主要做以下投资:一个是高速公路投资,一个是全国的电网改造,一个是通信的投资(手机、电信局),进入WTO是固定资产投资……做的是加法工作。但是现在,主要是减法,有一只胳膊长得太长了,基建投资超前了,房地产投资变态了,装备、工业品过剩了,所以想减掉它,但是减掉又很痛苦,又会带来很大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本质区别。

 

第二,引擎与天女散花。1998年的经济刺激基本上都是引擎型产业。什么是引擎型产业?引擎型产业就是只要一投就会带动一大片的产业,公路一投资带动一大片,房地产一投资带动一大片,电网一投资带动一大片,通信一投资带动一大片。但是大家看看我们现在的产业,除了高铁是引擎产业外,其他的都算不上,或者说,还没有出现。比如,无人机能带动一大片吗?有带动,但是不能带动一大片;新能源汽车是,但也是一个变态阶段的产业;VR是,但体验还不过关。1998年是投资驱动、引擎产业,现在是天女散花、满天星,引擎型的产业少了。

 

第三,正反馈与负反馈。过去政府的投资都能看到钱回来,高速公路一修,架一个收费站,就看到钱回来了;通信、电网一投资,也是马上就能赚钱了。但是前几年的政府投资呢?投资水库不赚钱;投资公路是过剩,也不赚钱,因为没有多少车跑;投教育也是看不到钱回来的(不是说不该投,该投,但是是看不到正现金流回来的负反馈)。现在政府搞了很多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看似大买卖,会有钱回来,但创业成功哪有那么容易,这也不是一个短期见效的事情。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没有那么快地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L”型。现在说有点马后炮了,坦率讲,我很早以前就讲过。2010年跟一个经济学博士打赌:他说2010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出来了;我说没有,因为泡是捂着的。最困难是在2014年,2014年他跟我说,老夏你说得太对了,他问我以后会怎么样?我说以后一定会折腾很长时间。他问我为什么,我就讲了上述理由,但我们的泡还没有破过,还是捂着,希望软着陆,希望以空间换时间,不断去消耗,长的手一方面找到出口,短的手慢慢长,长到平衡的时候就可以了,所以一定会折腾一段时间。

 

软着陆能否成功呢?只要不发生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也是金融风险),我们的软着陆一定会成功,因为我们的各类产业在不断奋斗与进步。只要不发生金融风险,就不会打断这种进步过程,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实际上是把产业进步进程打断了。就怕维护“发展”,资产泡沫越来越大,经济结构更加变态畸形,一定是要还的,因此,不着急可能会是最快的速度。

 

五、持续增长的关键

上面阐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那么保障未来持续增长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呢?我个人理解有以下几点:

 

1.社会

 

第一,稳定。任何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其实中国要保持稳定很简单,只要做好以下三句话就行:(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两句话是施炜老师以前曾经讲过的观点,我深以为然。我再加一条,(3)民主集中制,搞泛民主绝对不行,过度集中就是独裁,也一定会出问题。如果真的把这三点做好了,无往而不胜。

 

第二,教育是战略中的战略。只要我们把教育搞好了,我们永远有未来,如果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就一定会大大地影响我们的未来。

 

2.企业

 

对企业来讲,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领导力的五大未来思维》,包括世界级领导力思维、全球化领导力思维、产业领导力思维、使命领导力思维等。中国的企业已经到这个阶段了,一定以世界级的领导力为追求,我们没有退路,所以也一定要有全球化的管理能力。另外,一定要有产业领导力,我们都是上游和下游打架,下游压榨上游,领军型企业一定是在带动整个产业进步,是协同整个产业形成产业生态。最后就是使命领导力,这是最底层的动力。

 

另外,有这么几点很重要:

 

第一,使命为荣。不见得要上天,小使命也可以,教师把书教好,做咨询的就把咨询做好。昨天邢雷老师讲的话入我心了:“不考虑发财这些东西,我现在就是热爱咨询,把咨询做好”,这就是一种使命感。全社会要有一点使命感,以使命为荣,少一些郭美美的晒富;少一些高人一等庸俗攀比或炫耀;少一些公交车上理所当然要别人让座的无耻;少一些无底线的博眼球……使命感其实很简单,认真做好自己的事!

 

第二,未来牵引。一定要有未来牵引思维,美的的并购有未来思维,但我们很多企业老是去并购人家的落后产业、落后产能。我们发展这么多年,按道理来讲,我们的企业实力也很强了,但是有几个具有全球领先的产业地位呢?有几个像韩国三星那样,一个后来者,却能布局未来,而且是持续布局未来,占据产业制高点呢?老是去跟、捡便宜、捡破烂。就包括最近火热的区块链,十个有七个是俄罗斯人。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振奋人心的创新,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未来牵引思维。

 

第三,危机感与竞争思维。只有长存危机感,才更有可能持续发展。而竞争思维,不仅是参与竞争,更是要敢于领先,敢于竞争,持续建立竞争优势或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如果没有竞争思维,我们就缺乏前进的动力,尤其是缺乏超越的动力。

 

第四,奋斗精神。我很反对什么“伪贵族精神”。去年盾安姚总给我纠正了一下:夏老师,贵族精神,其实是讲究奋斗、牺牲和责任感。那我就清楚了,我是反对“伪贵族精神”,骑骑马、喝喝红酒,打打高尔夫,就以为自己就是贵族了。其实,我们都是老农民,踏踏实实把地种好、把事做好、永远要奋斗、永远不能搞福利型国家(但要扶助弱小)。

 

以上是我个人的思考,不一定对,希望有所价值,有所启发。谢谢各位!

 

(文字整理/编辑 吴林君)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0973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9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90cloud.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90cloud.com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J9九游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